山东高速天鸿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2021-03-10 11:57:01

我国重点城市群产业地图(一)——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布局

分享到:

一、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

20世纪80年代,中国依托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承接第三轮产业转移,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开启“外向型”经济增长之路。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的现代技术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产业发生梯度转移,带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扩张。截止目前,我国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承接国外产业、引进外资和技术、自主创新等方式,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联合国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在22个工业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前三。纵观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政策决定了国内早期的产业布局。建国初期产业向内陆进行转移,改革开放初期产业开始向东部沿海进行转移。

第二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十年商品牛市的开启,各区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托产业资源和地理条件,逐渐形成各区域的产业分工。

第三阶段,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经济重心南移。北方地区经济结构普遍调整过慢,北上广深及沿海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的核心区域。

表1 我国城市群发展指标排名

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助推打造国家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也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当前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75%人口,创造88%GDP。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在“资源、环境、服务和效益’四个方面综合排名最高。

接下来,我们将从“产业地图“的视角,以专题的形式,探寻城市群的产业地图及其重点城市的产业发展情况。聚焦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立足“两个维度”(即空间维度、产业维度),绘制城市群产业发展布局图。

二、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布局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高度的提升,促使各方站在国际和国家的层面看待长三角区域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及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本文聚焦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维度“和”产业维度“,研究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发挥产业地图的指南作用,有效服务各类投资者,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地图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快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等融为一体的产业要素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图1 长三角城市群各省城市

(一)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市产业梳理

图2 上海市产业分工布局图

上海的优势是创新能力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科技人才集聚。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从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和厚值人才优势这四个方面着力构筑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难以被人取代的战略优势。上海以汽车、地产、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数367家,占全国约1/10。未来上海仍将聚焦总部经济、金融、科创等功能,向外疏解非核心功能。

上海市未来主导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航运、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和商贸会展;代表企业包括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和上汽集团

从上市企业来看,地产、汽车和金融是2019年营收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从近三年的行业营收占比变化情况来看,地产、互联网、医药医疗、交通运输和钢铁行业占比均有显著上升。其中,地产营收增长最快,为3.5%;拼多多异军突起,拉升互联网在上海经济机构的占比,互联网行业营收增长1.7%。而汽车行业、金融行业和化工行业的营收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二)长三角城市群江苏省重点城市产业梳理

图3 长三角城市群江苏省城市产业布局图

从长三角城市群江苏省城市产业布局图来看,江苏省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当前支柱产业情况包括机械装备制造、电子计算机、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等,江苏制造业已形成产业发展集群。其中,南京市当前支柱产业为电子、石化、钢铁、汽车、金融、文化创意,未来主导产业包括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包括苏宁易购、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国电南瑞等;苏州市当前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金、纺织、新材料,未来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包括亨通光电、通鼎互联、胜利精密、金螳螂。苏州凭借紧挨上海的区位优势,深化与上海的对接,并善于引进外资,已有9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投资,同时苏州制造业企业众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当前的苏州正在努力实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业价值链U型爬升。南京作为老牌工业基地,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

在江苏省上市公司中,机械、零售和交运是2019年营收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从近三年的行业营收情况变化来看,机械装备制造、电子计算机、钢铁、公用事业和零售行业营收占比均有明显提升。机械行业方面,以国电南瑞为例,受益于“新基建”特高压、充电桩等相关需求快速增长,公司18-19年营收增长均在13%以上。零售行业方面,苏宁易购在过去三年快速扩张,17-18年营收增速均超过25%。电子计算机方面,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和东山精密均为通信设备相关供应商,过去三年营收增速均在10%以上,随着5G基站加快建设,预计营收仍将持续较快增长。

(三)长三角城市浙江省重点城市产业梳理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根据下图可知,浙江省在长三角区域的支柱产业为互联网、电子计算机、化工、机械、医药医疗、有色金属等产业为全省当前的支柱产业。其中,杭州市当前支柱产业为软件、文化创意、旅游、金融、服务、装备制造、电子商务,未来主导产业包括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视频安防、量子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吉利控股、海康威视、浙商银行等;宁波市当前支柱产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纤维制品制造,未来主导产业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家电、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龙头企业包括远大物产、奥克斯、雅戈尔、均胜电子。

图4 长三角城市群浙江省城市产业布局图

根据浙江省上市企业营收显示,互联网、交通运输和化工是浙江省排名前三的支柱产业,2019年营收占比分别为18.8%、14.2%和12.2%。从浙江省2017年-2019年上市企业营收行业变化来看,互联网、交通运输、电子计算机化工产业为正向增长,其中互联网行业以年均增速6.7%快速发展,增长率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而地产、机械、医药医疗、纺织和金融等支柱产业营收占比有所下降。

 

(四)长三角城市群安徽省重点城市产业梳理

安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在皖北地区,多是600万-1000万的人口大市,虽不属于长三角经济圈,但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输送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合肥市当前支柱产业为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未来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包括科大讯飞、皖能电力、合肥百货、国元证券等。同时,以家用电器和装备制造为优势产业的合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洗衣机和冰箱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成和3成。

图5 长三角城市群安徽省城市产业布局图

由下表可知,安徽省在长三角区域中支柱产业包括建材、有色金属和钢铁,三者占全省营收占比的40%。从近三年的行业营收占比变化情况来看,建材、煤炭、建筑、互联网和饮食研究占比均有提升。安徽新经济企业整体呈现出“小而精”的特点,例如三七互娱、科大讯飞、长信科技、三只松鼠等,但在经济中占比仍然不高。据人民网报道,2020年3月,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龙头企业。

三、总结

(一)长三角充分发挥“科创+产业”的先行优势,打造科创高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未来主导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制造、石油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以及文化创意等10个方面。除此之外,长三角城市群基于创新链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有6个方面,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北斗产业以及光伏产业,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产业定位方面,同质化竞争仍存在

长三角地区虽处于中国经济开放前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仍旧存在产业相似度具有偏高的倾向,城市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制造业横向分工相似,纵向分工不足。研究表明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城市中,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合肥的主导产业较相似,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能源化工。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在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汽车产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车体轻量化、节能零配件等领域。

最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在科创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开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加速推进,将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区域经济市场,指日可待。

 

欢迎关注山东高速天鸿公众号,我们将持续研究关注国内外产业资讯和行业前沿,聚焦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整合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提供产业规划咨询、园区和载体建设、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与投资、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等全链条产业赋能与配套服务,欢迎各位看官点赞转发。请动一下您可爱的小手指,点亮关注,谢谢。

上一篇:城市人口功能疏解与郊区新城建设
下一篇:当前我国产城融合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